敬愛的父親大人鞠有貴先生
生於民國17年3月1日湖北省雲夢縣南門外楊家村人
歿於民國109年10月27日台北榮總中正樓2樓加護病房A5床
享年93
太陽還在炙熱發光 月亮晚上也還靜默的亮著 夜空的星星依舊閃爍
世上卻少了一盞指引光明的燈
父親的童年未正式受教育 及長曾在村莊做閹豬的行業
20歲由家鄉徵招出來從軍 民國38年隨蔣介石部隊輾轉來台
娶宜蘭冬山鄉安平村安平路曾阿蔭女士為妻 一生相濡以沫 白頭偕老
來台期間暫住大直榮民工程處敬業新村後面雞南山劍潭古寺旁山坡上
即舊居-台北市北安路805巷18號的磚瓦違建平房
育有子女四人 長男鞠冰 長女志華 次男志泰 三男志民
父親負責承擔家計 教養孩子 購屋買房 樣樣事必躬親 親力親為
母親一生照顧我們長大成人 雙親均克勤克儉養家育子劬勞顧復
父親生平無任何不良嗜好 在軍中認真學習識字讀書
並能寫得一手柳體書法 字體挺秀遒勁
在我未就學前即以書法書寫方塊字教我認字800餘 望子成材用心良苦
父親的格性如鐵打的漢子 心底卻像絲織的柔情
嚴以待己寬以待人 自己生活節儉刻苦
在我童年時父親除在軍中服役外還在劍潭古寺開兩間雜貨舖養家
我對父親深刻的印象是每次過年 爸爸都叫媽媽準備好一大桌的菜餚
宴請村莊裡的同鄉老兵們 因為這些伯伯叔叔們 有的窮困 有的單身
隨著蔣介石部隊來到台灣 無親無故 有的拾荒 有的踩三論車 有的撿一些破爛 生活上總是窮困拮据 沒有吃過一餐像樣子的餐 在昏暗的燈光下 一碟醃過的小菜或炒幾片肥肉配點辣椒 就吃一餐 我還記得那樣的昏暗 那樣的餐桌 那樣勾嶁的身影 從小就看到父親年年從未間斷的善心義舉 現在想起來 都會感到這些叔叔伯伯們漂泊異鄉從父親身上感受頓覺的溫暖
大姨的女兒連治表姊高中畢業後曾經母親介紹來台北工作 現居宜蘭市
對父親的記憶是.....
他是一個無私的人 他是一個充滿同胞愛的人 他是一個高風亮節的人 他是一個生命中可以仰望的對象 他是一個子孫們永遠懷念的長者
小時候因為家裡沒有自來水,父親上山找泉眼,家裡終年都有汩汩流水,所以家裡從不缺水,但村莊的人家,並沒有掘泉水,掘的水也常乾涸,所以常常會來我們家挑水,有時一戶接一戶,好不熱鬧,現在這些熱鬧的景象,浮現出來的是父親的勤奮與情誼,因為大家都住在一個村莊裡,家裡有水當然就要幫助左鄰右舍,所以晚上洗澡時,要勾著身子好深才能挖到水。這些記憶在生命裡不斷的發酵,最後流出來的就是父親同胞鄰里的真情。
[他愛家愛子媳,有理性處事,勤勞節儉持家,文靜,知禮敬長思考羅輯好,不囉唆的人。]
二舅的女兒姐姐曾忻蘋 ,妺妹曾羽謙 回憶起父親的慈愛
她們還留著小時候父親帶她們去圓山動物園的歡樂的照片
還說三姨丈從台北來宜蘭冬山鄉她們家都會買肉乾巧克力
而這些食品在當時都是稀少而珍貴的 鄉下小孩能吃到 是很幸福的感受
當時由於家境不富裕 所以有些叔叔伯伯阿姨逢年過節送的禮
爸爸為了感情答禮 都不教小孩吃 而是再拿去送人 有時都放到過期
看到那些小時候我們很想吃卻過期的禮品 雖可惜
卻見到父親行事為人的風範
小學時父親為我買了一台國外進口的大齒盤腳踏車 在村莊是首次所見
在我求學時總是買最好的製圖文具給我
雖薪俸單薄卻盡力給孩子最好的需求
現在看到這些五十多年前珍貴的德國舶來品繪圖用具時
就感到父親對我們的關愛有多深
父親也會幫助隻身在台往生的老鄉砌磚修墳 挖坑整地 辦理後事
讓他們能好好安葬在異鄉
同袍老鄉情誼 全寫在父親一鏟一鏟的挖土掘坑中
在總統府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時任上士(退役於69年9月1日上士九級 )
為了省錢 每日很早就從大直一路走到總統府上班
每次餐桌上有菜餚 我都看到爸爸把不好吃的挑起配飯 把可口好吃的留給孩子
爸爸在台除認真學習各項技藝 也愛旅遊閱讀 增廣見聞
幼小有記憶的年紀就常被父親帶到
北投去洗溫泉 指南宮進香 山間池塘垂釣
北部都會山區爬山和宜蘭鄉村農田 遊玩過很多地方
喜慶婚宴也跟著到過老鄉家做客 遇到許多父親軍中同袍
對我們小孩恩愛有加 讓我渡過一個最無憂幸福的童年
父親喜愛聽楚劇 常常教誨我們的話有
1.山大無柴 講做人要重視自己的內涵不要只注意外表形相
2.有志不在言高 告訴我們做事要沉潛凡事未成就之前不要張揚
3.兒不嫌母醜 狗不嫌家貧 講母親無論貧富美醜兒女都要懂得孝順至親
父親在世時 常常叮嚀我 你不孝順爸爸沒關係 但一定要孝順媽媽 因為是媽媽懷胎十個月把你生出來的 爸爸在外賺錢養家 跑好多個地方工作 就是想多賺一點錢養家糊口 其實他是最辛苦的人 但他從不以為苦 而是諄諄教誨我要好好的孝順母親 當時只是一句叮嚀我的話 等我漸漸長大 才曉得這裡面的情操多高貴 父親就是這樣一點一滴的用言教 身教 教我處世做人 等到很大的時候 甚至現在離開我的時候 才曉得他身上的光輝在我的生命裡 多麼耀眼 每每想起我這一生能和爸爸相遇 覺得這世界就沒有白來了 我永遠也做不到像他一樣崇高 但我最起碼一生中永遠有一個值得我敬佩的榜樣 書讀得很多 歷史上有品德操守的人也不甚枚舉 但所有的值得效法和尊敬的人當中 只有我的父親離的我最近也最親切 我只要想到他的行儀 就知道要怎麼做人 我始終在想他至幼未曾受過教育讀過書 早年又投身軍旅 怎麼學會了這麼多的人生處事哲學 當我想起幾讀的書 就會想到 我父親從大聲斥喝我的一句話:「讀這麼多狗XX書 有個屁用! 」這句話不是父親傷我 而是我傷我的父親 現在想起來 都會流淚 因為我太對不起他了!!
父親也是一個才藝縱橫的軍人 來台期間習得諸多生活本領
舉凡拍照沖洗 放大著色 醃物釀酒 豆腐酒釀
修繕房屋 水電維修 泥匠幫工 墾地種菜 修車理髮 為維持家計 無一不做
願父親的人格和美德所結的種子深藏兒女心中世代遺傳
父親原隸屬總統府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 長期的戎旅生涯
一生為國是一個忠於職守的革命軍人
一生為家是一個肩負重擔的偉大父親
父親自幼父母雙亡 由兄長扶養長大 終生念念不忘兄長之恩情
然改革開放返鄉 卻來不及見病中兄長最後一面 成為人生之疼痛
思想起兄長往事歷歷在目 未報答兄長恩情屢屢淚濕衣襟
方能窺視鋼鐵父親柔情的一面
父親對我們而言就像一本崇高的道德字典 也像一本溫暖的手札
願父親給我們這些美好的品德 能成為我們家族的典範
時時規範自己的言行 正直行善做人
萬物造命 逝歸萬物
但願父親的愛能幻化成
高山看到他的巍峨,
大海看到他的遼闊,
藍天看到他的坦蕩,
白雲看到他的自在,
江水看到它的奔流
在每個想您的時候 都能看見您高潔偉傲的身影
翠竹流水藏般若
山石雲霧見妙諦
任睹一物見父性
情與無情同種智
敬愛的父親
在世間平凡的生死裡 活出了不平凡
在追求時尚的時代裡 活得知足簡樸
在混濁紛亂的世界中 活得寧靜堅毅
願父親一生積累的美德伴隨我們的深切真情的祝福往生佛國
請父親放下一切 輕安自在 向上飛奔 向前遠眺 世事如昨日黃花
生活中我們做了許多讓父親傷心的事 在這裡誠懇請求父親全然諒解
再美好的故事都會有結局
再幸福的親情終究會解散
請爸爸珍重
這世上不留遺 就是最美的告別
您離開的是朽壞的身體
您誠懇正直善良的活過 留給子孫的卻是令人景仰的美德
謝謝父親來這個世界
給了我們一生行事為人的規範和行儀像一部寶典放在兒女記憶裡
要感激您為我們做的事很多 一切的話都在"謝謝爸爸"裡
謝謝爸爸!
在我們兒女的內心深處
親愛的爸爸的誠懇正直與善良
依舊閃耀著永恆的光輝
敬愛的爸爸
辭世
是從一個小我幻變大我的度化
是從一滴水珠匯入大海的歷程
是從一顆落果長成大樹的再生
塵世的生滅只是一種心智的感覺
恆存的真如不是水滴而在汪洋裡
敬愛的父親
你是從死亡的幽谷超拔的善良之人
在我們度想的世界之上自在悠遊
超然生滅之外
我們的哀痛是俗世的情感
而你早已成為遠渡的風帆
親愛的爸爸 飛渡重洋 一路珍重
---子女們---
鞠志國(滄海) 妻/許雪明 子女/鞠米 鞠非
大弟鞠志泰(滄湧) 妻/吳嘉齡 子女/鞠佳頵 鞠皓
二弟鞠志民(滄明) 妻/劉淑芳 子/鞠昊恩 鞠昊宇
跪拜齊心祝福父親天上平安圓滿
民國109年11月9日 兒女們一同叩別
只為見一個人-我的父親
因為我認識我的父親
我這一生就沒有白來
當我回想這一生和父親相處的歲月時
心中滿滿的是”感動”
親愛的父親以一種完全奉獻的生命
像天空的一朵雲
死無所懼
生無所戀
做為兒女的我們
永遠敬仰你在生命裏
帶給我們的風範
因為您永遠存在我們的心中
在這世界上我們的生命
時時充滿無盡的感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