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傳 鞠冰撰寫
我父親是隨蔣介石部隊來台的軍人, 母親是宜蘭縣冬山鄉的閩南人, 我父親的祖籍是湖北省雲夢縣南門外楊家村人, 雙親克勤克儉的拉拔四個小孩, 我是長子鞠冰, 下有妹妹旅居西班牙,還有大弟老師退休, 小弟也移民西班牙, 我於民國48年5月16日出生於台北, 在美麗華的敬業新村後面山坡旁是我成長的地方, 就讀大直國民小學及中學, 在校畢業曾得過最佳禮貌獎, 是個懂禮貌的小孩, 幼承庭訓, 父親是一個管教嚴厲生活節儉的人, 也是一個愛妻愛子的人, 對小孩的教導十分用心, 如今回想起來要感謝他的嚴厲, 劍之所以鋒利是經過淬鍊, 人之所以知規矩方圓是經過教養, 如今父母已仙遊, 每每憶及兒時受罰, 都覺得這些挨的每一鞭子, 都是父親滿滿的愛, 心裡滿是對父親的感激, 就在這樣的家庭, 我漸漸養成現在的性格, 也學會父親的克勤克儉, 待人接物, 敢情答禮這些美好的品德, 全是父母親的教導與遺愛.
國中畢業1971-1974年, 就讀光武工專機械科五專部1975-1979年, 畢業之後先至鳳山步兵學校接受預備軍官的集訓半年,後分發部隊任排長.副連長.助理後勤官.人事官.等職, 在軍中受訓的六個月也是砥礪與磨練自己的重要階段, 雖不能說養成一個革命軍人, 也能夠讓自己真正學會獨立, 這一段從軍的日子, 有笑有淚, 有辛苦的操演, 也有密集的訓練, 有帶兵的紀律, 也有幕僚的作業, 五味雜陳, 卻也是最值得回憶的充實歲月1979-1981年.
預官服役結束, 就進入插大的考試入取1982-1986年,先是進入文化大學的戲劇系影劇系就讀, 後來再轉至美術系西畫組就讀畢業, 畢業後在劇場, 電影界服務一段時間後, 即考入中學當美術老師十餘年1987-1999年, 適逢加拿大移民申請通過 即移民加拿大溫哥華1999-2003年, 在該地參加華人藝術家協會及綠色文化俱樂部,台加文化協會, 與當地華人實質的文化交流, 人在異鄉品味異國的風情與文化, 更增進自己文化的視野, 也了解各民族在加拿大落地生根的奮鬥, 加拿大是一個和平共存的移民大家庭, 所以可以很寧靜平和的度過每一個與自然相處的日子, 雖居住在城市裡, 但藝文活動, 各民族的節目慶典, 各種市集及各國的不同文化表演等也著實豐富多彩, 空暇時也能驅車享受大自然原野海港山林的美景, 這又是生命中美好的時光.
2003年拿到加國公民後, 因父母年事已高, 回到國內就近可以照顧父母, 並參加各種的職訓, 當時由於父母身體尚且硬朗, 我於2003-05年間學習調酒並取的調酒丙級證照, 接者就學習電腦美編軟體, 而後至中國大陸的東莞做電腦繪圖的工作一段時間, 又在上海胞弟經營的美容美髮工作, 期間多次在中國內地自助旅行, 在中國的旅遊都是自己一人獨行的背包客, 從我畢業教書生涯每年都會到中國深度旅遊, 了解中國社會的民俗風情及共產制度下的中國, 2005-2015年陸續在陸羽茶藝教室學習茶文化及參加茶會, 並考上指導老師,茶道老師及泡茶師, 其間兩次赴漳州茶學院, 考茶藝師及評茶師, 並取的中國政府核發的證照. 對我的茶道學習收穫豐碩 影響深遠 因為茶樹的原鄉在中國, 茶經的著作在中國, 中國是茶的發源地, 我們要認真的學習這個千年的茶文化.
2011年考上導遊及領隊證照,開始帶團由妻子帶小孩,其間也會在服-業工作, 直至2016年, 由於妻子考上導遊帶團, 所以家裡的小孩由我照, 以便妻子能在外地工作, 這時一切重心都放在小孩身上, 陪伴它們成長. 此時母親也於2015年離世, 父親於2017年因骨折, 住進宜蘭員山榮總醫院復健, 並於2020年10月與母親相見. 回顧一生總是不停的學習, 對人生的定義, 也與時俱進不斷的修正, 要經歷的事很多, 但一切都隨順因緣, 我是一個興趣廣泛的人, 所以一生沒有任何不良嗜好, 有的就是一顆求知慾的心, 而且個性溫和, 不喜與人爭, 生活簡樸輕安, 凡事多為他人著想, 在我的學習檔案中,
我學過美容美髮, 民俗療法, 進修攝影課程,並擔任攝影協會的幹部, 並以商業藝術家移民加拿大, 返台後上過情緒管理課程一年半, 學校志工兩年, 反毒研習營從國小五年級到國中三年級的種子培訓, 一生奉行善良誠懇虛心學習為人生的德行, 歷經數十寒暑的生命, 也能漸次的明瞭生命的真諦, 不是外面生活的物質競爭 而是自我心性的戰鬥, 有些事在當初放不下的 現在看來好像並不值得一直留住, 所以生命開始從加法學會減法, 觀念從人類走向萬物, 周圍的人事物, 世界的紛擾亂相, 都要用虔誠的心去祈求和平寧靜, 因為量子力學的粒子糾纏, 說明我們無論身處多遙遠, 都在一個彼此互相關聯的時空裡, 我們要相信一顆”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清楚明白的心, 就像一盞燈, 能照破身旁無盡的黑暗, 因為有光才能看見自己也能看見別人, 相信一生都能活在光明裡的人是幸福的。
我的興趣很多, 因為從小就喜歡讀書學習, 所以家理的書最多, 原來大學學的是電影, 所以有一批戲劇電影表演的書, 民國的文學, 西方得哲學心理學叢書,
印度教的書, 骨董文物鑑定的書, 旅遊美食的書, 禪道佛教及茶書, 真的好多門類如紅酒,
純麥威士忌, 花草, 咖啡, 壺藝, 雅石, 攝影, 管理, 勵志, 史地, 電腦, 經營管理的書…不勝枚舉,這是我閒暇時最好的嗜好, 同時我也非常喜歡獨自旅行, 享受大自然與孤獨, 認識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看不同的民族, 了解不同的文化從中汲取知識和踐行後的生活感受, 看藝文表演, 聽戲, 音樂, 電影…. 去沉思一個人, 一個時間的過客, 空間的旅人, 原來家在星宿海, 只是暫住的球村的體悟。
因為經歷的歲月漫長, 一篇短短的自傳, 不可能涵蓋我所度過的人生, 僅對記憶所及的部分加以記錄書寫, 學海深廣, 做為一個追尋真理的人, 總會時時對生命的存在心存感恩, 因為當下我們不為吃穿發愁, 才能有足夠的力氣去追尋形而上的精神層面, 世界上有多少人在貧窮線上掙扎, 我們卻能脫離這一條生存的底線, 向上追尋更深刻的哲理, 就在這種出生未曾察覺的幸運裡, 我們驚覺後就會淚滿衣襟的感動, 如果我們還在溫飽的生存條件搏鬥, 這一生再漫長, 也不易看見人性的光輝,
所以懷著一種悸動又知足感恩的心, 看身邊的人, 想身邊的事與物, 就會興起莫名的感動, 星星月亮太陽一樣的出現在今天, 以至於過去或未來的千百萬年天空, 我們曾在旅遊時獨自走在一條滿是樹林遮蔭的幽靜小徑, 光線從樹縫筆直的穿過, 灑在小徑的山路上, 今天或著百年後的今天, 一樣的樹林,
一樣的小徑, 一樣的天空, 斯人已遠, 曾留下的足跡也淹沒在曲徑裡, 只有當初心中的追求真摯與善良還長存在這片空曠孤寂的林間穿梭漫延, 空氣依舊清新, 陽光依舊明亮, 在這個無垠的宇宙裡, 我們只是閃現的剎那, 如果能從宇宙的維度審視自己渺如灰燼, 我們將會學會敬畏, 人與人, 人與萬物, 人與世事之間, 就會多一份寧靜, 少一份紛爭, 這不只是一份自傳, 也是對自己以及對世界的期許.....
鞠冰2022年1月17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