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遇到有生以來最大的新型冠狀病毒病 (COVID-19)
在家把從前做過的納豆再做一次 製程很穩定 發酵的狀況良好
接著做酒釀 由於是用煮的 做起來沒有外面的顆粒分明甜度也稍差
接著做的發酵食品 則是第一次製作
有
"米麴"-"味噌醬"-"豆麴"-"鹽麴 "
由於米麴的菌種是台灣有機米麴及蓬萊米 發酵狀況不明顯 但香氣四溢
味噌醬要把黃豆打成泥 是很費工的 我用生機調飲機攪拌還是留下顆粒為打均勻
目前已陳放 但其發酵 時間要一年左右
豆麴為嘉菌種 自行發霉微白色的
鹽麴的鹽,麴,及水的比例,則為1:3:4
今天則是製作豆腐乳 製作豆腐乳的材料
我沒有用自己製作的原物料
而是去板橋的朱順發商行向老闆娘吳麗卿購買
不知為什麼店裡賣的米麴沒有香氣
我在水果的配料上加了蘋果 希望有一些變化
網路上用的是鳳梨和香蕉
我也買了紅麴米加入
今天回來就趕工製作首批豆腐乳
要經過三個月左右發酵才能食用
今天第一天剛做好待其發酵完成後觀察成果如何
這是繼納豆 酒釀 酸奶後 最多的發酵製品
在 新型冠狀病毒病 (COVID-19)的肆虐下減少外出
在家製作了許多發酵的食品
其實發酵就像一個要壞的人
控制的好就是別有風味的美食
控制不好就會腐爛毀壞
發酵的條件就是觀察與調整
如果放任發酵進行不行控制
最後就是食物完全敗壞的結局
但如果得宜 則會產生意想不到的美味
就像爛掉的葡萄和香醇的酒
差別就在如何控制發酵
教育小孩要"發現問題 及早治療"
就是發酵的控制機制
💞 媽媽生前一直想向大姨學做豆腐乳 現在我來幫媽媽完成